close

去年去京都賞櫻,剛好是東北大地震過後一個多月,當時很多人都說不要去,我和少爺還是去了一趟。其實在某個程度上來說也間接幫助了日本的經濟,在那時候真的人少到一個稀微(台語)。賞花真的成了一種寧靜的享受,沒有很多的同胞,阿陸仔更是幾乎不存在,讓我有一種回到剛到日本唸書時的感覺。

當時去住了嚮往以久的俵屋,但我總覺得第一次的感覺當然是一定不錯,各方面的細節總是比較容易去感受到,但第二次再去住會是如何,這是我去年住過以後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。所以今年初夏就又大刀闊斧穿了束腹少吃兩頓飯,一定要再去住一次俵屋,而且在訂房時我就跟對方說明了上次住了孔雀房,這次一定要換個小的住看看,於是在訂房時對方就很仔細地跟我說了要住的房間,楓kaeda(日文真難~~~我還真不知這唸法)。滿心歡喜地期待這一趟初夏京都之旅。

我和少爺用著緩慢的腳步,揮別了嵐山旁的星野屋,拖著行李箱慢慢晃呀晃,京都就是這樣一個都市,快不得!我們散步坐上了路面電車,晃呀晃地到了三條的終點站,下了車一路晃呀晃,其實是有點遠,也走了快半小時才到了俵屋。

進到熟悉低調的門內,工作人員馬上以一樣的溫暖寒暄,再度歡迎我們的到來,然後一路引著我們上二樓的房間。這個房間的確小很多,只有八帖大的空間,另外旁邊有兩帖的望景空間跟書房,但是仍然只看到窗外的綠意,浴室也是小了點,但仍舊一樣的規格,我們被告知浴缸裡的水已經放好,保溫中,可以馬上享受,然後緩慢地等待晚餐的到來。

這些小地方,都一樣的嚴僅,我想從第二次的來到,才真的能體會出一個百年旅館之所以立於山頭之位不曾動搖,真的是有他的道理。這次的晚餐則是一位較為年輕的小姐來服務,每一次上菜,也一樣地仔細說明,手寫的菜單一樣地優雅,後來我和少爺發現,去年服務我們晚餐的阿姨,已經不是穿著和服的服務人員,而較像是張羅內外迎送客人的經理的感覺。想想在日本如此傳統的美學旅館工作,要能做到這樣的一個職位,決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讓我想起去年她很努力地用英文對我和少爺解釋菜單的精神,讓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!

房間雖然不同,但服務卻完全沒有一絲的差異,一樣寧靜的房間,隨著季節變換的中庭花藝,還有美味驚豔的季節料理,要在高競爭的旅館業及新世代新旅館不斷出現的時代,仍能屹立不搖,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讓我知道了解,什麼是堅持的重要,與毅力的表徵,有機會我還是會想再來住這個旅館---俵屋tawaraya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岳夫 frank  的頭像
    陳岳夫 frank

    陳岳夫FRANK的部落格

    陳岳夫 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